林品

讲师

研究方向:大众文化研究;新媒体文化研究;西方文论研究

 

联系方式:harrylinpin@163.com

教育背景

博士:2013-2017,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化研究方向)

硕士:2010-2013,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国当代文学方向)

学士:2006-2010,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期刊/辑刊论文

  • 林品、陈子丰:《太空幕布上的家国天下——<流浪地球>与民族主义话语的对接》,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38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5月,第89-101页。[CSSCI]
  • 林品:《从能指的主体到原乐的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激进化演变》,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跨文化对话:第4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12月,第29-73页。[CSSCI]
  • 林品:《论斯道雷的“激进乌托邦主义”对拉康理论的吸收与转化》,《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9年第6期,第17-25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 林品:《中国故事·硬科幻·元年——<流浪地球>热潮中的三大迷思》,《电影评介》,2019年第9期,第35-40页。[CSSCI]
  • 林品:《从<哈利·波特>与<魔戒>的接受状况看中国社会的审美代沟》,《广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第22-2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
  • 林品:《“互联网+”时代的媒介融合对于文化消费者的赋权与形塑》,《上海艺术评论》,2019年第1期,第103-105页。
  • 林品:《偶像-粉丝社群的情感劳动及其政治转化——从“鹿晗公布恋情”事件谈起》,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34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第99-107页。[CSSCI]
  • 林品《“有爱的羁绊”——“二次元宅文化”单元导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5期,第127-129页。[CSSCI]
  • 林品《何谓“破壁”?“破壁”何为》,《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第8期,第32-37页。[CSSCI扩]
  • 高寒凝、肖映萱、郑熙青、王玉玊、林品等:《中国的“二次元宅”如何解读东浩纪》,《花城》,2017年第4期,第198-208页。
  • 邵燕君、高寒凝、林品等:《唯有“羁绊”让你我拥有“共享时间”》,《花城》,2017年第2期,第203-207页。
  • 林品《赛博格用户·节点——“二次元宅”的三重属性》,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跨文化对话:第3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0月,第150-165页。[CSSCI]
  • 邵燕君、傅善超、秦兰珺、林品等:《“第九艺术”(电子游戏)如何讲故事?》,《花城》,2016年第4期,第198-208页。
  • 林品:《从李毅吧到“帝吧”——一种网络社群文化的形成与嬗变》,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208-221页。
  • 林品:《今天我们如何谈论福柯》,《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12期,第124-128页。
  • 陈子丰、林品:《从“帝吧出征”事件看网络粉丝社群的政治表达》,《文化纵横》,2016年6月号,第86-93页。[CSSCI]
  • 郑熙青、肖映萱、林品:《“网络部落词典”专栏:“女性向耽美”文化》,《天涯》,2016年第3期,第174-189页。
  • 林品等:《中国科幻文艺的现状和前景》,《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2期,第37-45页。[CSSCI]
  • 林品、薛静、王恺文、陈子丰:《“网络部落词典”专栏:社会流行词》,《天涯》,2016年第2期,第175-190页。
  • 林品:《青年亚文化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双向破壁”——“二次元民族主义”的兴起》,《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2期,第69-72页。[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16年第6期,第35-39页)全文转载。
  • 林品、高寒凝:《“网络部落词典”专栏:“二次元宅文化”》,《天涯》,2016年第1期,第173-188页。
  • 林品《“有爱”的经济学——御宅族的趣缘社交与社群生产力》,《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第11期,第7-12页。[CSSCI扩]
  • 林品:《浅谈日本动画的媒介融合经验》,《长江文艺》,2015年第8期,第135-137页。
  • 林品:《<环太平洋>:数码奇观与霸权建构》,《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14期,第84-89页。
  • 林品:《当下青春片生产中的“柴智屏模式”》,《山东文学》,2015年第5期,第77-79页。
  • 林品:《反恐意识形态与粉飞客文化的耦合——以迷你剧<神探夏洛克>为例》,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2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3月,第73-82页。[CSSCI]
  • 林品:《全球化与数码转型双重背景下好莱坞的自我调适——以影片<环太平洋>为例》,《当代电影》,2015年第2期,第158-160页。[CSSCI]
  • 林品:《断裂-消费社会的力比多寓言——网络“屌丝文”探析》,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网络文学院编:《网络文学评论:第五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0月,第55-67页。
  • 林品:《“二次元”、“羁绊”与“有爱”》,《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10期,第24-30页。[CSSCI扩]
  • 林品:《文艺作品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从<小时代>、<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影视剧谈起》,《红旗文稿》,2014年第7期,第20-22页。[CSSCI]
  • 林品:《金融危机语境下好莱坞的革命叙事——以<黑暗骑士崛起>与<悲惨世界>为中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第26-29页。
  • 林品:《“屌丝”:主体中空的共用能指》,《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2期,第30-35页。[CSSCI扩]
  • 林品:《亲属关系作为缺席的在场——<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小时代>的人物情感》,《中国艺术时空》,2013年第5期,第114-119页。
  • 林品:《从网络亚文化到共用能指——“屌丝”文化批判》,《文艺研究》,2013年第10期,第37-43页。[CSSCI]《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陶东风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第172-181页)、《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马中红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77-85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第56-61页)全文转载。
  • 林品:《从网游用词到网众流行语——探析“逆袭”的传播与嬗变》,《中国艺术时空》,2013年第3期,第113-117页。
  • 林品:《浅析“微博流行体”的生产传播机制》,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网络文学院编:《网络文学评论:第三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年9月,第57-62页。
  • 林品:《男闺蜜或雌雄同体的第二人格——论<失恋33天>中的王小贱》,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网络文学院编:《网络文学评论:第二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年4月,第159-167页。
  • 林品:《启蒙与救亡的双重超克——试论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系列》,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网络文学院编:《网络文学评论:第一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20-132页。
  • 林品:《浅析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延承与利用的科幻文学传统和现代科学资源》,《西湖》,2011年第6期,第109-112页。

 

著作章节发表

  • 林品:《微时代的文化霸权建构——以全球流行的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为例》,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编:《“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215-224页。
  • 林品:《机甲战士的怪兽内核——对好莱坞电影<环太平洋>的症候式分析》,黄纪苏、祝东力主编:《艺术手册•2015》,北京:中国书店,2015年5月,第101-121页。
  • 林品:《<云图>:“末世之年”的革命想象》,戴锦华主编:《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262-272页。
  • 林品《童话的消逝与涅槃——与哈迷共勉》,戴锦华主编:《光影之忆:电影工作坊20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232-235页。
  • 林品:《奈何笙磬不同音》,廉思主编:《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9月,第3-16页。

 

著作/编著

  • 邵燕君主编:《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5月。(作为核心编委参与编撰此书)
  • 林品:《中学生不可不知的文学常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
  • 林品:《我的哈利•波特:哈7大猜想》,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4月。

 

媒体文章

  • 林品:《霍格沃茨是我的“母校”》,《中国教育报》,2020年6月17日,第11版。
  • 林品:《同人、二次元、鬼畜…亚文化是怎么“出圈”的?》,《腾云》微信公众号,2018年3月27日。
  • 林品:《“哈利·波特”的独特魅力》,《光明日报》,2019年3月20日,第16版。
  • 林品:《在杨永信与IG交替刷屏的时代,我们如何研究电子游戏?》,《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18年11月7日。
  • 林品:《<复联3>为什么让有的人从头哭到尾,而有的人毫无感觉?》,《腾云》微信公众号,2018年7月24日。
  • 林品:《<闪光少女>:被边缘化的民乐与二次元亚文化如何相互成就》,《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17年9月1日。
  • 林品:《与神奇动物同行》,《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1日,第7版。
  • 林品:《<神奇动物在哪里>:魔法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即将打响》,《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16年11月25日。
  • 林品:《全球连接数码转型•后人类主义——戴锦华专访》,《文艺报》,2016年1月13日,第2版。
  • 林品:《<神探夏洛克>特烦恼:粉丝与“官方”的相爱相杀》,《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16年1月12日。
  • 林品:《当我们在谈论科幻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团结报》,2015年9月12日,第5版。
  • 林品:《我兔威武:爱国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得与失》,《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16年9月9日。
  • 林品:《为了明日的往昔》,《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日,第11版。
  • 林品:《从一部电影中的“青春”和“友谊”说起》,《中国文化报》,2014年1月30日,第3版。
  • 林品:《文艺批评如何观照社会现实》,《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7日,第24版。

 

网络专栏课程

  • 《二次元:虚拟世界创造新型偶像》,三联中读,2020年6月。
  • 《去!把巫师叫醒——奇幻文学“四大名著”入门》,豆瓣时间,201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