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中国游戏与电竞研究的知识体系与学科建设,搭建产学研深度交流平台,首届中国游戏与电竞研究年会于2025年6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隆重举行。
本届年会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研究专家委员会与电子竞技产业研究专家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北京市游戏理论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术支持。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及知名游戏企业的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从数百篇投稿中遴选出50篇优秀研究论文参会宣讲,视角涵盖人文、社科与艺术多个领域,旨在提升游戏及电竞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与成果应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
本届年会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威主持。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兼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一级巡视员宋毅,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兼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社会科学处处长、统计学院教授张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刚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何成洲发表了主旨演讲。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在致辞中提到,创办中国游戏与电竞研究年会源于三点初心:一是响应国家战略,借教育部新增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之机,搭建学界与业界协同平台,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协同发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广纳多元视角,以跨学科思维打破壁垒,构建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为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筑牢理论根基;三是深化产教融合,以大会为枢纽打通“理论—技术—产业”全链条,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与产业需求反哺,助力中国游戏与电竞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能级跃升。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敖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一级巡视员宋毅指出,游戏与电竞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浪潮中极具活力的板块,从文化传播到科技融合,从人才培养到产业生态,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能。培养游戏与电竞的人才需要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人才;促进艺术与技术深度交融,让学生掌握艺术技能与游戏引擎技术等前沿手段;打造理论与实践闭环衔接,将课程嵌入真实项目,构建校企协同实践生态;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双向赋能,挖掘文化资源融入游戏设计;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强化协同育人、促进师资流动、联合科研攻关,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形成正向循环。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一级巡视员 宋毅)
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社会科学处处长、统计学院教授张勋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和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的重要部署,将游戏与电竞研究作为探索数字文明时代教育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致力于探索人文内涵与新兴科技的结合,关注前沿文化现象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他提出未来将推动三方面发展:深化基础研究,构建跨学科范式;强化产学研融合,赋能产业与人才培养;拓展社会应用价值,践行“向善而生” 精神。并强调游戏与电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窗口,呼吁共建理性创新的研究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社会科学处处长、统计学院教授 张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刚指出,游戏已成为超级数字文化载体,但其发展与学术研究滞后的矛盾凸显,产学研融合迫切。作为承办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始终致力于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全方位推动游戏与电竞领域发展。以多元举措为中国游戏和电竞产业发展注入动能:引入国际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聚焦游戏叙事、虚拟现实交互等领域,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形成了系列学术成果。在凝聚学术力量、促进行业交流与学科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表示期待此次年会能够为思想交流与合作创造机会、提供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表示,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增长显著,电竞成为重要增长点,国产游戏海外收入提升,文化输出初显成效。以《黑神话・悟空》为例,其在叙事、技术、文化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文化自信与科技自强的标杆,但游戏产业仍存在内容缺乏深度、价值观偏差、文化挖掘不足、美学同质化、创新乏力、国际辨识度低的问题。游戏产业应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表达阵地和 “文化出海” 主力军,需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开发 IP 价值,构建中华美学范式,提升文化话语权。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胡智锋)
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何成洲指出,数字化时代的游戏正逐渐代替影视成为大众文化的主导媒介,在文化传播尤其是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是国家软实力,游戏赋能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游戏产业需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以《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游戏,以古典文学为改编创作的资源和参照,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推动了新形态的文化创新,赋能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在全世界树立可敬、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
(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何成洲)
会上,还进行“2024年度游戏与电竞研究成果推选活动”并为入选者颁发荣誉证书。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兼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指出,我国游戏与电竞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推动,产业政策的制定、技术创新及文化传播,都需要学术理论的支撑与加持。本次“2024年度游戏与电竞研究成果推选活动”通过评选过去一年我国在游戏和电竞相关领域正式出版和发表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达成鼓励卓越学者、激发研究活力、倡导创新思维、优化学术生态、加强产学研融合的初衷。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兼游戏工委主任委员 张毅君)
会议期间,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预发布《2025中国游戏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彰显了对过往研究成果的肯定与对未来产业趋势的洞察。
(“2024年度游戏与电竞研究成果推选活动”结果公布并颁发荣誉证书)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兼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
特别设置的两场圆桌论坛——“新起点·新使命:游戏专业独立设科下的游戏研究与教育创新”和“电竞人才培养与数据科学”,则邀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院校代表,完美世界、英雄游戏的企业的代表,编辑代表及电竞职业选手,共同探讨了行业发展的核心议题。
(圆桌论坛现场)
本届年会围绕游戏叙事与文本研究、游戏文化与传播研究、游戏产业与法规研究、游戏机制与美学研究、玩家心理与行为研究、电子竞技研究六大主题设立了分论坛,并专设了学生论坛以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参与研讨。与会者探讨了《黑神话:悟空》《原神》《燕云十六声》《山河旅探》《桃源深处有人家》等热门国产游戏的文化内核、叙事特点、游戏机制、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了游戏中的怀旧美学、玩家准社会关系建构、AI应用等多元议题;研判了网络游戏规则的著作权保护、游戏分发渠道风险与合规体系构建等法律实践;关注电竞纠纷的仲裁机制、俱乐部心理学应用、电竞粉丝文化等。
闭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威发表总结及致辞,分析游戏研究的人文、社科、艺术三大视角与多元路径,分享作为游戏研究者的切身经验并梳理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自2016年以来举办的相关会议与研究成果,为与会学者提供重要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何威)
首届中国游戏与电竞研究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我国游戏与电竞领域学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标志着一个连接产业、学术与研究的常态化、高水平交流机制的建立,为中国游戏与电竞产业的理论创新和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工人日报、南方日报、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及数十家游戏与电竞行业媒体报道了此次年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始终以推动艺术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己任,以多元实践为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崛起注入强劲动能。此次年会的圆满落幕,既是学院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生动体现,更彰显了其在推动游戏电竞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为其进一步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服务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办单位: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研究专委会、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电子竞技产业研究专委会
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支持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
学术支持:北京市游戏理论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支持期刊:《中国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京文化创意》
媒体支持: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新闻出版广电报、工人日报、
北京青年报、中新网、游戏日报、游戏研究社、触乐
本届学术年会组委会
特别顾问:张毅君、敖然
主席:唐贾军、何威
执行委员:孙晓蓓、郑南、薛子墨
会务统筹:范笑竹
文字统筹:钟艺雯
视觉设计:王文睿、刘了箬
会务组成员:陈慧琳、范笑竹、李佳桐、刘了箬、秦小晴、宋雨倩、孙晓蓓、王文睿、薛子墨、赵恬、钟艺雯(按音序排列)
(转载自北师艺家人微信公众号)
图丨李佳桐、秦小晴、钟艺雯
文丨赵恬、范笑竹
编辑丨束雨萱
责编丨贺菁希
监制丨贺菁希